記者:盧鋮卉 部分圖片由社區提供
發布時間:2025-08-07 編輯:王婷 來源:視覺南通網4日中午十點半,位于永興街道永興佳園社區的“大生家廚”內已圍坐了不少老人。“王阿姨,今天的糖醋排骨燉得軟爛,來一盤?”食堂窗口的工作人員笑著招呼,玻璃后廚里,切配、烹飪的全過程清晰可見——這便是該中心推行的“明廚亮灶”模式,讓居民吃得放心。這個以社區食堂為核心的照料中心,正通過“食堂+”的創新模式,編織出一張覆蓋老年群體多層次需求的服務網絡。
“10塊錢能吃一葷一素一湯,飯和湯只要一塊錢,比家里做還劃算。”正在打飯的張老伯翻著餐盤里的菜,碗里的清蒸鱸魚和炒時蔬冒著熱氣。作為崇川區民生實事重點項目,該食堂自去年9月運營以來,憑借“低價不低質”的定位積累了口碑。大生護理院院長、“大生家廚”負責人王文彬介紹,這里每天提供四五十種小碗菜,采用“40%毛利率+低于市場價”的雙軌定價機制,同類菜品價格能夠比周邊快餐店低2~3元。